伴随着改革开放,人民精神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医疗技艺的发达,抗生素的广泛应用,感染 症的面貌也一直在变化;作为骨科领域内的骨关节感染症也毫不例外。因此,日常诊疗中,诊断多半 为严重的问题。本文按骨髓炎·化脓性关节炎等感染症为中心就诊断要点作一介绍。但是,检查为诊 断、治疗做准备。但做这些检查前,必须着重全身所见及局部所见。 | |
细菌学检查 | |
细菌培养: | |
从血液、脓等分泌物中检查出细菌是较重要的检查手段。但是,从血液查出率低。脓汁排出已到 相当晚的时间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初期,干骺部的骨髓内脓肿形成,病变进一步发展,形成骨干部 骨髓内脓肿,骨膜下脓肿及软组织脓肿。这个时间应是初期诊断,但在实际上,由于在炎症初期提取 脓汁是不可能的,所以对早期诊断没有用途。因此,起原菌的确定,多半在手术中重新采取脓汁。急 性血源性骨髓炎在发热开始,如果没有用抗生素治疗而做动脉血培养,可发现细菌。但实际上多数医 生做不到或想不到先作血培养而后用抗生素。 血源性骨髓炎检出菌的80-85%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但是,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,弱毒性 菌及常在菌引起的感染及厌氧感染细菌引起的感染也必须考虑。除了一般细菌培养以外,也必须进行 厌氧菌及结核性菌的培养。 化脓性膝关节炎也是一样的,即使发病初期,从血液中培养出细菌也同样困难。如果有关节肿胀 时,尽可能从关节穿刺 进行脓汁培养及药敏。 | |
血液检查 | |
白血球数,白血球像 | |
与一般感染症同样,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半显示白细胞增多症,但对诊断没有特殊依赖性。 白血球像,分叶白血球培养,核左移,有时会有毒颗粒。 严重的感染症例,白血球总数反而下降,仅有分叶颗粒及核左方移动。待症状好转后,血细胞反 而上升。所以,不能单凭白细胞的高低来衡量感染是否严重。 | |
血沉 | |
普通情况下,多半中等亢进,小儿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,超过100mm/h不少见。临床上,不少患 者体温下降到正常,局部也无明显感染现象。血沉常常不降。也见有严重感染,长期瘘孔,排脓不愈 合,而血沉不高。但伴随着炎症的进展,血沉一般与病势平行。 | |
CRP(C-反应蛋白) | |
因炎性变而显示阳性与血沉的进展基本相同。多半,大体上相平行。由于炎症比血沉敏感,一般 认为,在早期CRP即显示阳性。 | |
唾液酸 | |
因炎症而显示高值,大体上,常常与血沉和CRP基本平行。 | |
蛋白分化 | |
一般炎症,显示特有的类型。对于急性感染的急性反应物质a-1,a-2增加或白蛋白减少型,会导 致在急、慢性感染症的类型及γ的类型增加。 | |
ALP·同功酶 | |
一般认为由于肝损伤会引起血液中ALP增加。而在骨的炎症等骨组织损坏,破坏时,其值也高。 ALP表现为I-V型。一般认为III型从骨组织而来。因此,化脓性骨髓炎III型表现较多。化脓性骨髓炎 等急性期全身的反应也强,血化验多半有明显异常。但小儿比成人显示值更高。 但必须牢记,上述的检查不论抓着那一点,只不过是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之一。 | |
影象学诊断 | |
骨关节感染症,X线检查等影像检查,非常重要,也是较有用的检查。近年CT、MRI检查也较引 人注意,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 | |
单纯X线 | |
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对于学童期孩子来说,大体上发病两周后X线所见才有阴影,所以X线迟于病 状的诊断,而在这个时期也是治疗的较重要时间。 | |
![]() |
![]() |
图1 该患儿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颈消失,髋关节脱位。 |
图2 化脓性髋关节炎,股骨骨髓炎,经三次手术后保住了生命,但出现髋关节脱位(绿箭所示);骨骺骨坏死缺损(红箭所示)。再次手术切除滑膜,清除股骨头关节软骨下死骨,关节软骨呈蛋壳样,关节软骨缺损约2/5。 |
![]() |
![]() |
图3患者男性,24岁,外伤性骨髓炎,骨缺损,死骨 |
|
急性化脓性骨髓炎,早期出现的局部所见为筋(肌肉)的肿胀,肌内间隙疏松等软组织肿胀改变 及变化。X线片质量及阅片技艺上的问题也会影响诊断。 从骨头的表现可以观察到早期骨皮质菲薄化 如病变进一步发展,骨溶解吸收,骨膜反应。化脓激烈时,有时成为死骨,如治疗不及时,骨髓内及 骨膜外血管阻塞,可形成大段,甚至全干死骨。较近这样的病例比较少见。化脓性关节炎,初期表现为软组织肿胀,病情如进一步发展,骨干骺端被吸收,骨质也受到破坏。 | |
断层造影: 单纯X线检查,有骨空洞时,有时确诊困难,骨洞深时为了确定位置而要做断层造影。 | |
瘘孔造影: 有瘘孔时为了了解瘘孔的深度,走势,可行瘘孔造影,但是近年来作者不常用。而采取术中瘘孔 造影的方法。 |